九游娱乐(NineGame)官方网站-九游随心而行

“现在听听我们的青年他们在唱什么!”-九游娱乐官网

“现在听听我们的青年他们在唱什么!”

吉他谱介绍:  一块空地,吉他、贝斯、鼓三大件,接上电源,真正的 no stage 就这样从高校的角角落落开始。   在教学楼的楼顶、在操场上、在屋顶漏水的排

曲谱详情

  一块空地,吉他、贝斯、鼓三大件,接上电源,真正的 no stage 就这样从高校的角角落落开始。

  在教学楼的楼顶、在操场上、在屋顶漏水的排练室里,一批批年轻人搭建起最小单位的声场,用简单的乐器发出最粗砺、原始的声音。没有灯光、没有专业的舞台,甚至没有确定的听众,他们用一次次“自我动员”式的集结,把音乐从媒体的播放量、粉丝数拉回未经包装的现实、当下。

  当音乐愈发以市场为导向,当算法操控着人们的耳朵,当功利主义思维悄然渗入每个人的大脑,我们总觉得这个时代正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将那些纯粹的、有温度的东西从生活中剥离。

  所以我们常常回望,常常怀念,怀念那些最初的声音——它们不是从哪个排行榜或者潮流指标里萌生,而是从一间排练室、一次社团活动、一个因乐器而结识的朋友之间自然生长。

  高校音乐社团向来是一座城市涌动不息的声浪起点,它们拥有最新鲜的大脑,最旺盛的表达欲以及最热的血。

  于是,在毕业季与开学季之间,【弹性碰撞】将目光聚焦于高校音乐社团。我们邀请到三位南京高校音乐社团代表,一起聊聊那些在音乐中燃烧的青春。

  南传MIDI音乐研究社成立于2022年秋天,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社团,由学校内的乐手同学们一同建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学校乐队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我们是南京大学摇滚联盟(NJU ROCK REPUBLIC),成立于2013年9月。这里是NJU最大的摇滚乐爱好者聚集地,是歌唱摇滚,音乐,与爱的乌托邦。

  社团诞生于2018年,此前是校大学生艺术团下面的一个部门,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独立了出来。

  社团早期给我的印象是野生、独立,作风比较硬派。早期社团的运行模式和如今是不一样的,以前的审核制度很严格,只选出最优秀的几个乐手组成队伍然后排练、产出作品,风格也偏重,金属、硬核之类的比较多,而现在基本上没有审核了,而是鼓励所有人都玩起来。另外从我接触过的学长来讲,他们的整体风格也比较强硬,虽然平时人都很和善,但是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也是敢于对抗的。

  2022年5月29日在南传ING广场举行的第一届音乐节是社团建立的预告,当时集合了学校的7个乐队,分别是:解体概要、POGOCLUB、假高潮、LOVE BUZZ、SUBZERO、失眠症、蜉蝣狂欢夜。

  这次活动举办过程困难重重,我们想,假如成立了社团,是否就可以得到一些学校的支持呢?于是该年六月我们去社联填表申请了MIDI音乐研究社,并顺利通过了面试。至此,社团正式成立了。

  2022年秋季开学后,社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招新活动,注入了社团第一批新鲜的血液。

  在社团没有固定场地、没有活动,很难生存下去的情况下,之前的乐手朋友们都积极地参与进社团里来,帮助编写公众号,开设团训课程,组织活动。

  在2022年底,社团与学校录音系沟通下达成合作,227录音系实训教室,成为了属于学校乐队的落脚点。南传的乐队们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排练室。

  追溯南大摇滚史,能找到的最早的(记录)是2002年崔健发起的“真唱运动”走进南大校园。当年,南大乐队联盟成立,有了四支乐队。

  所以在成立社团以前,南大就已经有很多年办乐队的经历了。但这些乐手组织不是很“正规”,如果要向学校申请排练房什么的,就需要一个社团。彼时摇滚乐还不是很地上,学校不太支持,我们最后上了学生活动中心的顶楼。在全是空调外机管道和各种机器的机房外,有一块空地,我们把设备、音箱、鼓什么的摆在那个地方排练,称它为「空中核工厂」。

  那边很可怕,有一块板是空的,掉下去会直接掉进楼下的剧场。但是我们在那里办了很多音乐分享会。我们和“来青年空间”组织合作了好几场,比如说致敬科特·柯本、专题音乐流派分享等等。

  摇联第一届社长麦几说:“我们当初成立一个社团要集齐10人以上的签名才能提交申请,就找了一起玩乐队的朋友签申请书。没有老师愿意给我们当指导老师,我就去找了胡小武老师,他收到我们的邀请后写了一封超级长的邮件,说:‘你们点燃了我年轻时的摇滚梦,希望你们乐队能够成为当年零点、黑豹那样的乐队。’真的很热血,那时场地很小,灯光也不是很好,环境很简陋,但大家都很沉浸地听乐队表演。因为我是主办方,不能进去跟他们一起玩,但站在在后面真是热泪盈眶。那种很原始的冲动,设备越好越没有了。”

  南大苏州新校区的社团是和南京校区是分开管理的。前两届搬往苏州的院系专业内有一些摇联的乐手,他们就建立社团分部,申请排练室、组建新乐队,今年举办了南苏摇联的首届“复苏”音乐节。那边的设备不如仙林这边十几届辛苦积攒下来的,目前乐手不多、社团规模较小,但学校的支持让他们较快起步了。

  社团有哪些代表乐队?社团里的乐队都是以什么风格为主?目前哪种音乐风格最受大学生群体喜爱?

  已经解散的贼乐队、绝对禁酒主义,还有现在还在活动的零件贩卖、六点后等等,都是很优秀的大学生乐队。社团的乐队风格很多样,以摇滚乐为主,日摇、英伦、布鲁斯、city pop、情绪摇滚、旋死等等风格百花齐放。

  就我观察来看,现在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乐队应该是日摇了,可能是因为二次元文化对现在的大学生影响比较大吧。另外Emo现在也很受大学生欢迎,从几年前的无人了解到现在几乎每个大学每年都有一波搞Emo的乐队,Chinese Football(的作品)也快成为跟草东万青一样的大学生必排曲目了。

  目前社团活跃的原创乐队/音乐人有:未完成计划、Rebluetely、花园猫、乌青、UTBS、波尔塔、最终谬论乐队的鼓手戴老师,还有已经毕业的我们的前辈二区六楼、搁浅的草莓、抹茶苏打、夏日苏打、爱因斯坦等等。

  社团里有一半乐队在玩重型,另外一半是盯鞋、后朋、噪音、Emo。我感觉核类音乐应该会持续兴起,另外一些有技术性、实验性的音乐应该会获得持续的追捧。但是不管什么音乐风格,情绪的精确性都是最重要的。

  社团在刚刚过去的一学年里处于乐队数量的巅峰,一年内参演摇联音乐节的乐队数就多达37支。三次音乐节均有13支乐队带来长达5小时的演出,funk、朋克、经典摇滚、emo、盯鞋、金属、原创……异彩纷呈。

  从摇联出发,奶盖儿MilkGuard成立于2021年夏天,已在四月发布了他们的第二张EP,主搞盯鞋的他们“在宁静中降生,在音墙中沉睡”;后朋乐队DDYP(Dizzy Dizzy Yellow Puppy)近年在南京和上海的livehouse时有活动,陆续发布单曲、EP、现场专辑;新兴势力Tips!主打节奏严谨而跃动的数学摇滚,人称“南京小Toe”,带来几场校内外的精彩演出后,他们正在制作原创EP。

  就近一年校内的乐队的演出选曲来看,喜欢日本文化、选择J-pop和J-rock的不少,盯鞋、碾核势力涌动,改编流行曲别出心裁,倒是演欧美摇滚的不如预想的多。听众圈子里,金属、indie、后摇的乐迷们也都较为活跃。

  社内喜欢盯鞋和emo的朋友比较多,群友戏称“南盯大学”。不过若要说整个大学生群体,大家的喜好还是很多元的。个人觉得ACG(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和Game(游戏) 的缩写,通常用来统称日本二次元文化相关的内容。)是能占上风的,毕竟能吸引到平时不听音乐的人。甚至有些人受到音乐番的鼓舞而组建乐队,然后在认识新朋友的同时接触到更多类型的音乐。(很好呀!)

  大学生乐队还是缺乏经验,而且和接受过筛选的职业乐队相比平均水平也差很多。大学生玩乐队更多是出于爱好,没有太多想法和规划吧。但是好的大学生乐队也有很多,比如南大的奶盖儿,今年发的专辑我觉得很棒,还有很多做cover的乐队水平其实和职业队比起来也不差。

  而且大学生做音乐是比较有闯劲的,暂时不需要太多对未来的规划,也不会被市场和一些音乐外的因素干扰,有时候反而能做出来一些好东西。

  我觉得大学生做乐队真的很幸福啊,尤其是大学期间就能做出一些作品就更好了,试错成本很低,花大量的时间成本投入到音乐制作中不需要考虑太多其他事情。

  到了社会上影响乐队走下去的阻碍会变得越来越多,如果在上学期间就能做出一些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就会成为日后坚持下去的理由。

  在学校里更有大家一起“玩”的感觉吧。大家没什么功利心,排练室的即兴演奏中,或许就能迸发出有趣美妙的灵感;某支乐队来不齐没法排练时,或许会拉上其他乐队的朋友随便玩玩;甚至演出前两天有乐手发现突然有事无法到场,刚说完就出现其他乐队自愿紧急替补的热心伙伴们。鼓楼校区内没有排练条件,乐手们有时好天气会约在室外长凳,一个音箱、两把吉他就能编织美好旋律。(疑似和吉他协会串台)

  一些已经毕业的前辈组建了新的乐队,也会再联系到我们,找机会回校演出,促成新老乐队、前后浪潮之间的交流合作。

  “职业”两字加在乐队前,似乎就抹杀了“玩”的感觉,更多为生意生计束缚了手脚,为风格、创作等等顾虑烦恼,不自在了。职业乐队难免是商业化的,寻觅听众和买单者的吧。

  社团排练室其实比较糟糕,空间很小,下雨房顶还会漏水,但是经过几代社团成员的努力现在也很有排练房的样子了,该有的东西都有。

  设备上我们是比较自信的,这几年买了不少,两台212的电子管吉他箱,410的贝斯箱体(绝对能听到声音),一套真鼓一套电鼓以及调台、全频音箱,算是比较完整的设备链了。平时我们办演出也是用的社团的设备,包括校内其他社团和学院办活动很多也是找我们组设备和调音。

  做好这个排练房对我们社团来说其实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办社的宗旨就是做出一个校内相对专业的平台,让想搞乐队的大学生们有一个更好的去处。

  说到这个必须要感谢一下南传录音系的范老师,学校内非音乐专业学生的乐队在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没有能够练习的场地,范老师将原创乐队和录音实训活动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双赢,使得南传原创音乐氛围逐渐繁荣起来。

  现在的排练室位于仙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一楼,靠近剧场后台,原为化妆间,现已做隔音处理。

  排练室内目前设备为:鼓——五鼓配置+ crash+hi-hat+ride;吉他——Wangs vt100h箱头+wangs 412箱体,peavey箱头+ laney 412箱体,JC40,fishmans*2;贝斯——Hartke LH1000箱头+Hartke 410箱体;麦克风——舒尔SM58、森海塞尔XS1;主扩——JBL 15寸全频音箱*2。排练用12路模拟调音台,另有16路模拟台可外借。摇联演出则使用百灵达XR18数字调音台,返听为JBL 12寸全频音箱*2,一对低频音响,配主扩、返听、低频功放。另有灯控台、全彩帕灯、红头灯、摇头灯及支架等。

  社团平时主要会组织哪些类型的活动?有没有一些已经成为“传统”的演出或项目?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社团每学期会办两场大的演出,一场在室外面向校内师生,另一场则是在室内拿出我们最好的东西。室内场我们每年都会邀请其他高校的朋友来观看和参演,能办一下午加一晚上,规模比较大。另外以后我们还有举办效果器交流会和jam活动的想法,(目前)还在策划中。

  我们社团每年至少会在livehouse办一场演出,前年和去年在1701 livehouse、98艺术空间做过几场,相当于社团原创乐队的展演,风格比较杂糅。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传统节目,提供给广大社团成员展示的机会。

  比如我们的“微光弹唱会”,是由一名同学弹唱,其他同学使用吉他贝斯键盘和一些打击乐器即兴伴奏;还有“唱片分享会/唱片月荐”,这个活动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举行,在我们社团的公众号上会发布每个同学投稿分享的唱片以及推荐语,我们也会参与学校市集活动播放CD,并进行一些售卖。对的!我们社团有一个CD库,是由各位同学将想要分享或者售卖的CD整理出来的。

  此外,社团会不定期举行公开课,由社团内成员分享一些知识,比如有乐器演奏类的,音乐制作、混音、舞台技术分享等等课程。

  主要活动就是音乐节啦。每学期会在校内举办两场大型音乐节,一般秋春在操场、冬夏在室内,每一季节的演出有固定的名字:秋日以扭泵(New Born)迎接新乐队新面孔,冬天有热情的冷波(Cold Wave)传递温暖;春夜是草地上生气勃勃的Spring Party,夏季在毕业的花束中翻涌浪潮(Summer Tide)。

  参演的主要是校内乐队,有时也会有社员、毕业的前辈带在校外组建的乐队来,或外校/校外的乐队朋友联系我们来演来玩,偶尔有幸能请到大牌的嘉宾乐队。

  扭泵是创社初期开始举办的,后来陆续出现Spring Party、冷波、浪潮。23年我入学时扭泵刚刚被复活,近两年凭乐队的昌盛,我们才保持了每年四场音乐节的产出。

  今年6月我们还在校外办了两天的毕业演出,去年11月承办了潘高峰校园音乐分享会。其他小活动还待开发~

  说起来比较惭愧,我们其实没有做过很大的项目。22年的三音聚会可能算一个,当时联合了南工、南林在外面演了一场,效果很不错,但是当时并没有我的参与。

  很骄傲的一件事是我们首次在1701办的演出票房不错!但是我还特别想分享一下社团在最初期时的运营状态:当时我们想了一个特别理想的方案,尝试让社团变成一个所有人为所有人服务的团体,所有有演奏能力的乐手都参与社团事物的管理以及劳动,例如公众号编辑、开展公开课、设备搬运、义务路演,从而使社团在初期快速成长起来。然后这些乐手同学首先可以享受的是排练室的使用,其次可以获得社团分配的商演活动,获得的收入其中固定百分比的一部分会回到用于排练室设备的更新,并且这个计划确实持续运行了很久。

  每场演出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最近的浪潮音乐节和毕业演出,不少乐队带来了原创和改编作品,感觉大家很有热情很有活力呢。

  社团成立之后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的“被困住”的经历?可以跟我们详细说说。

  我觉得每个大学生社团可能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其一是校内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会被挤压(陈词滥调了),很多话不能话说、很多歌不能唱,甚至办活动也会被限制,但我觉得这个很正常,而且是可调和的;其二就是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候一些小事往往因为处理方式不当最后升级成严重的问题,更有甚者会把个人矛盾故意上升到对社团的抹黑。其实我觉得这些问题是所有不成熟的组织或者集体会产生的通病,在路上的时候总是会产生分歧,接收到混乱的信息太多导致忘记了初心。

  拿我个人举例子,我可能比较倒霉了,从上大学以来组过很多支乐队,每次大家都是不欢而散,有时候是因为理念不合,有时候是因为误会导致争端,还有时候因为个人矛盾没有办法调和。社团每年几乎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分崩离析、推倒重来。当我接手这个社团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因为一些原因不在了,可以说是一盘散沙。但是我们还是相信过程,记住一开始我们做这些事情的初心,哪怕做的不完美也要一直做下去。

  必须要说,演出机会是推动乐队持续运作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乐队演出能够回到校园里吧,像其他学校那样做一场真正属于乐队的音乐节,也能够在账号上发布一些无伤大雅的图片和文字。

  21年因为疫情,我们一整年没有办成过音乐节。12月冷波筹备完毕、推文发出,却在演出前3天被临时叫停,第二年5月终于在操场办了一场,但不允许有观众(场地里不允许超过50个人),当时偷偷把人放进来,被发现了,观众就又都被赶出去了,虽然有直播,但设备一般,好像也没啥人看,只有内部人员久违地玩了一场。

  能办大型活动后的第一届冷波在22年12月,那是这几年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摇联应该是解禁后第一个办大型活动的社团。当时场地还是有人数限制,由于担心最后人太多,甚至紧急叫停让大家不要转发了。

  其实疫情前摇联就经历了排练室搬迁,有一段时间我们甚至没有校内的排练场所,加之疫情前期的封锁,社员、乐队数量骤减。一切等到20年招新和终于办成几场活动后才终于有起色。

  在和校外的livehouse、厂牌或其他高校联动方面,你们做过哪些尝试?是否因此打开了一些新的可能性?

  我们每年都在尝试更多的与其他高校的联动,比如22年的三音聚会,24年和南工合办的野花音乐节,以及今年五月份高金联举办的淬火音乐节也有我们的身影。并且每年的演出我们都会邀请其他高校的乐队来友情出演,今年刚刚在校内办的毕业季演出就邀请了南林一支很棒的乐队来玩。

  我觉得高校之间的友谊是我们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说实话指着我们自己校内的资源可能办不成什么大事,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大家联合起来就能够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南京高校金属联盟的组织,少不了一些高校之间长期以来友好交流的历史。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超级吗喽计划”了,“超级吗喽计划”最开始是根植于南传MIDI社的,自从第一次在1701举办演出之后,持续将乐队演出活动做了下去,逐渐吸引了南京和周边乐队参与,社团的乐队也逐渐开始与其他院校的乐队有了交流。

  社团会向乐队们提供校外的演出招募、比赛信息,音乐厂牌的活动资讯和livehouse、音乐酒吧等演出场地的信息,也会和其他高校社团建立联系。但其实真正合作一般是乐手们的人脉和情谊促成的。有乐队去南邮、南财、南中医参加演出,东南大学、南师大的乐队也来过我们这里交流演出。奶盖儿、DDYP常作为巡演嘉宾在livehouse出现或参与拼盘演出。近年有乐队参加音乐厂牌主办的专题音乐节、寻星计划,仙林、栖霞文旅主办的音乐节有时也会有南大乐队的身影。

  今年5月在1701 Live House,我校Lotus参与了南京高校金属联盟主办的淬火音乐节。而6月“桔念”毕业演出Day1也在1701 Egg Bar 圆满举办。

  这些发生于校外的演出、合作也多是与老朋友加深联系、结识新朋友的过程。南大摇滚联盟成为了高校摇滚联盟、南京摇滚联盟的一联,这是以热爱为电动势的并联电路。

  我们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RocknUs电声乐队社团,临近演出会发推文并转到各个群里面。尝试找过一些校内外的赞助,但是最后都没谈好,因为一时我们不是很缺钱,二是希望自己的演出办的纯粹一点,有一些要求实在是办不了。

  我们主要会做一些线上宣传呀,比如我们举办大型演出之前会为乐队拍摄访谈,采访者有很多人,拍摄者也有很多人,剪辑和对字幕还有很多人。当大家都参与进来,每个人就都可以成为社团的核心成员,动员身边更多的人。

  赞助方面我们因为一些原因只能接受设备赞助,之前的社长是B站up主,经常会有一些品牌寄送设备来测评,我们就会去协助拍摄。

  我们对宣传工作的组织比较松散,宣传部内并不会规定KPI之类的,导致我们总在演出前四五天才设计好海报、在校内张贴;提前三天发推文、公布节目单。我们的社团QQ群内在确定活动时间后就会预告大家,后续什么宣传材料做好了就先往群里发。演出前一两天我们也往校外的音乐联盟群里转发推文。有朋友会主动把我们的演出预告和现场照片发到小红书。

  就是很简单的宣传,总体看来好像并不是很上心啊,不过我们本就佛系,松散点也没什么啦。相信喜欢摇滚的一定都是会找到我们的有缘人。

  但是招新工作我们都会尽全力,学校主办的社团集市等展示活动我们也会尽量参加,让大家尽早找到组织。

  我是没有主动去拉赞助或推广,但最近有曾来演出过的嘉宾乐手有论文辅导相关业务想在校内推广,打算赞助我们,是不是很巧!

  最难忘的也是最难受的是看着学长学姐们一届一届的离开了,我也快从一个懵懂的新人变成学弟学妹嘴里的老登了。就在这个学期临结束前我们学校的社巡演出上我们社团照常出了节目,我在台下看他们演的时候,过去每一届学校举办大活动时发生的点点滴滴突然跟走马灯一样在我脑海里过了一遍,一下子眼眶就湿了。

  第一次我还是台下的观众,第二次我是给学长打下手,第三次我站在台上,这次我是已经变成负责人了。感叹时间过的快,也感恩这一路过来发生的一切。

  “四月爱季”那次在学校操场办的演出,进行到一半被学校保卫处勒令拉闸真的很难忘。

  还有就是第一次微光弹唱会,大家把各种乐器都带来了,大家一边喝酒、一边吹水、一边随心所欲地演奏,又或者只是聆听,唱到国际歌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合唱(笑)。很纯粹的体验,这种时候真的能感觉到人之间的共鸣。我们一直待到了操场熄灯,应该有人是从窗户回的宿舍。

  鬼混者的游乐园。一群不务实,无法适应人类生活的猴子聚在一起,准备许多工具,煞有介事地举办一场场模仿派对,不为换取香蕉只是蒙骗生活本身。

  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雨饵”,2024.4.11完成了第一次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演出,是很宝贵、回想起觉得很美好的一段经历。再就是从社团成立起,每一场活动我都尽力赶到,作为幕后音响技术吗喽帮助运转。很多迷茫的时刻,走出家门还能够去227排练室,还可以帮助举办活动,还可以和大家一起喝得很晕...我的大学生活与MIDI社密不可分。

  第一次有自己的乐队,排练完大家一起走在路上,贝斯手说好像明白了动漫里的某个角色弹完琴说自己很爽是什么感觉,还有花园猫在1701演出结束后小熊跟彬彬很激动的抱在一起。

  大二的时候,在ing商场二楼,可以和自己想办法组的乐队一起在一群陌生人面前演出一起嗨,从那一场开始认识了很多前辈和朋友们。

  加入社团第一周就给祝泰来拍第一次演出拍专访、灯光摄影剪辑特效都是我,被祝泰来压榨。每次在 1701 办完演出就去富云风味大排档,吃完回宿舍修图,每次都是天亮睡觉,被祝泰来压榨。

  最感动是演出结束,所有演职人员和自愿留下的观众拍大合照时。我本人并不是乐手,只是负责活动前后的筹划组织,所以这一瞬照相机“咔嚓”的凝结对我来说很有意味。乐音的余韵仍在回响,身处现场的热烈仍在燃烧,而音箱已安静、光点已平息,演出圆满完成。十几个管理层成员,几十名乐手,几十位老朋友和观众,自动排排或团团地凑在舞台上。拍过照片,大伙儿收场宵夜去。

  我比较内向、不善交际,在合照中看到一张张熟面孔洋溢着灿烂,我便心满意足了。

  我的大学生活几乎百分之九十都是这个社团。在社团里遇到了很多知心的朋友以及音乐道路上的导师。另外管理社团也让我学会了很多之前没有做过的工作,比如做海报,写推文等等。

  失去一些装x的谈资。投入社会后,牛马聚会,“搞过乐队”的经历提起总是别具一格。牛马脱帽致礼,牛马假装不愿多说。又跑题了。

  失去很多朋友和乐子,回看我的大学生活里,大部分的朋友都是或直接或间接的因为MIDI社才认识。

  MIDI社在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我这里,是唯二被我写进毕业论文致谢的。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回答,唯一的办法是加人MIDI社,跟我们共同经历,然后你会明白一切.

  会失去凌晨五点还能一起聊天的人,会失去一起打乒乓球的人,会失去半夜喝酒看电影的人,往矫情一点说我会再次成为一座孤岛。穿乐队T真的有用,从初中开始幻想穿乐队T出门遇到喜欢相同音乐的人然后成为超级要好的朋友,在midi社确实实现了。

  失去祝泰来、失去超级吗喽工牌、失去几个 1701 手环、失去 1701的魔爪(这个好像不会)、失去未完成计划、失去花园猫、失去 REBIUETELY、失去祝泰来。

  失去灵魂hhhh(倒也不是)。没有摇联的话真的会无聊空虚很多啊,去哪里找这么开心自在的演出,又怎么和这样好的群友们玩在一起呢?摇联可是有摇滚乐迷们的绝好氛围啊。对我来说嘛,且不提这一年担任负责人对我工作能力的磨练;我对调音、舞台技术工作感兴趣,很幸运有摇联、有技术部优秀耐心的前辈们,引导我尝试舞台搭建、音控灯控等现场工作。毕竟我不是乐手,若非社团的形式,恐怕无缘参与其中吧。

  摇联真的有乌托邦般令人心安的效用。在现场的音乐中、在排练室的笑闹中、在伙伴们谈天说地间,烦恼忧愁自动地化解飘走了,回到港湾般安然休憩。

  毕业断层在我们学校是真实体现了的,去年开始我们几乎所有老成员都不玩了,毕业的毕业、考研的考研,压力还是有的,最明显的就是排练质量一下就掉下来了,也让我纠结了很久要不要把凑活的东西拿上去办演出。

  但是事实证明,新人们其实只是需要一些时间,结果还是都很棒的。我觉得要延续下去最主要的是决策者要不忘初心,记住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社团、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再多吸取过去的教训、多听取老人的告诫和新人的意见,相信我们能越办越好。

  这确实是我们目前正在临的问题,我们是一个很年轻的社团,2022年建社第一届招新的同学过完暑假也已经大四了,他们在学校里呆的时间也越来越有限,这就意味着社团对之后的同学来说将会成为一个更加抽象的符号了。

  成员流动自然是对校园乐队的冲击。摇联每学年初会发布共享表单,供想要组建或加入乐队的朋友们发布信息。这让新人能更快地起步,而喜欢同类型音乐的老乐手们自有他们的圈子和联络方式。社团的QQ群里大家可以随意聊天,安利专辑、乐队和演出,分享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组团看演出,出票拼车约饭约签售等等,志趣相近的人有意便可找到彼此。我们希望摇联是一个大圈子大家庭,大家能在一种熟络的氛围中自如自在。这是联盟的源头活水呀。

  包括奶盖儿、DDYP在内的不少乐队都经历了成员毕业离开,而仍有新血注入。乐迷可变乐手,乐手可换位置,一起制造些美丽的响动。

  社团方面,换届时大家一起确定新社长和部长,新旧管理层集体开一两次会议捋清事项,历届的资料模板整合放在共享云盘,而活动策划在学校平台都留有记录。一对一线上+线下的老带新中,摇联的前辈们都会尽职尽心地做好新手村向导。技术部部员的教学培训则发生在每次活动现场,舞台布置、调音打灯、场务应急,只要在我们试音和演出的环节内,任何人想学习只需提前联系负责人即可,零门槛零压力。下学期有大佬前辈自愿开设调音教学,入群报名的除了技术部部员还有很多乐手朋友。我们真心希望能够将实用技术分享出去!

  我希望我们始终能是一个摇滚社团,不要为了博眼球、博观众去做一些没意义的事情。不要为了社团的发展急功近利,多沉淀,让新人老人都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在我们最棒的舞台上,最好是能走向更大的舞台。

  虽然这么说有点肉麻,但是南传MIDI音乐研究社是由我们理想形成的乌托邦,在这里没有人会被孤立,没有人该受到不安的评价。希望MIDI音乐研究社的孩子们毕业之后还能继续爱所有人,还能继续想象其他每个人的饱满与不同。

  今年毕业的学长说,希望把社团以前演出的记录流传下去,每年有哪些队、干过什么厉害事儿、创造了怎样的经典场面之类的,如果能成为摇联大家的共同历史、亦让后辈们考古社团时颇有乐趣和成果,那就很好啦。(学长原话:“让大家知道摇联祖上阔绰过”)

  我们也在尝试多多留下痕迹,每次音乐节结束后,我们开放共享文件夹,请大家贡献出自己拍摄的演出照片和视频,所有人可上传和下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对演出全程录音录像并共享,并发布到B站。

  我希望一直有这么高质量的乐队和演出,即有优秀的新人涌现;希望总有一批像现在这样热心参与社团事务的管理层朋友们,摇联的主心骨可不能断啊,为此我只能诚心祈愿!希望摇联玩音乐的好气氛能一直延续下去,再多些活跃的乐迷朋友,大家友好讨论、求同存异、互帮互助吧。

  想让更多人看到我们,这样也能让一些以后想专职做音乐的同学接触到更多的机会。

  之后社团还是稳步前进吧,多和校外接触、在外面玩,不要把自己圈在学校这样一个小地方。

  如果顺利的话,社团应该会在下半年创办属于自己的厂牌,为近几年南传诞生的乐队发行一张合集。

  目前我们正在申请仙林校区的第二间活动室用于存放设备、办分享会之类的小活动。对外,我们在积极与其他高校乐队、音乐社团建立联系交流。随着苏州校区迎来第三批新生,以及现存乐队的经验积累,我们期望着下学期联动南京的社员们,在苏州举办与仙林规模相当的音乐节。

  接下来就是,热心摇联的新社员四面八方来……(念咒)这是能得到外界帮助的么,还是得加大我们的曝光率呀!

  应该直接对各省高考生发广告:南京大学有这样一个摇滚联盟和这么精彩的演出!欢迎报考南京大学!初高中生也可以宣传动员呀,或者干脆从娃娃抓起!(真聪明)

  我选了我很喜欢的乐队的一首歌,蓝心THE BLUE HEARTS的《終わらない歌》,永不终结的歌。我们是一群敢做梦的年轻人,是一群的不怕死年轻人,只要有新鲜的血液还在,我们一起唱过的那些歌就永远不会终结。明天对我们来说太远了,还是先拿起吉他唱起这首永不终结的歌吧。

  “唱起永不终结的歌吧,为了我和你还有他们;唱起永不终结的歌吧,为了明天能够露出笑颜”。

  本能实业—《滇东幻想症》、 kizznoluv-《古典哈基米:野哈飞舞》

  社团里的大家最初互不相识,带着各自的人生碎片汇聚于此,而如今社团最早的成员(包括我)也已毕业,各奔东西。社团里的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和人生、挫折和感动,MIDI社是大家人生中短暂的交汇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做音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MIDI社也经历过许多困难,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大家共同的热爱和坚持,也许在某个时间,我们终将面临别离,并拥有自己的世界,但我希望在MIDI社的经历能成为大家共同前进过的证据,一直如此。

本站曲谱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九游娱乐吉他教学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如有侵权,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本文链接:http://www.cznoblelift.com/news/4368.html

二维码

联系管理员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965225630@qq.com